認識拔毛癖

今年十歲的小惠由母親陪同就醫,將頭上帶著的圓帽摘下之後,令人驚訝地,整個頭幾乎遍佈著一塊塊頭髮被拔除的區塊。母親訴說小惠已有兩年的『拔毛』病史,頭上就這樣東一塊、西一塊地陸續出現拔除頭髮的痕跡。由於外觀甚為難看,母親乾脆給她買頂帽子帶上,上學、下課也不例外,沒想到小惠拔頭髮的壞習慣更因此變本加厲。到門診時,真正還保留原狀的,僅剩後腦勺右側的短馬尾。

認識拔毛癖 @董哥的家 iwanthair's blog  
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會惡化小惠拔毛的原因包括無聊、上課不專心、頭皮癢、姊姊罵她、同學聯合起來欺負她、心情不好等。此外小惠的成績名列前茅,長得也相當清秀、乖巧、守規矩。家庭小康,父母關係也還算良好,實在沒有很特別與她拔毛症有關的病因。安排接受門診的藥物治療,支持性心理治療、行為治療、父母諮詢,並同時安排持續性的遊戲治療。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,圓帽已改成三角巾髮箍,髮後的頭髮已經長滿茂密的秀髮,髮箍前的頭髮雖然仍稍稀疏,但已成均勻分布,代表近期拔毛症已明顯緩解。
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
拔毛癖的盛行率約為 0.6~3.4%,平均發病年齡為12歲,女性為男性的三倍,確切病因不明。最常見的拔毛區為頭髮,也可能波及睫毛、眉毛、恥毛或其他體毛。58%的患者從未接受治療,10~48%會以嘴巴玩弄拔下的毛髮,甚至吞下毛髮,在胃中形成毛球。20~52%的患者會酗酒或藥物濫用、13~27%患者會有強迫症、11%患者會有社交畏懼症。世代研究的結果顯示,拔毛癖的遺傳介於強迫症與妥瑞氏症之間,但較偏向後者。
        有效的治療方法,除了藥物(如新一代的抗憂鬱症劑、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)之外,行為治療(如習慣反轉治療法)、認知治療或催眠治療也是重要的有效治療法。當然針對病患、家屬及親友的教育,對病情的改善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預後方面,至少有 50-60%的患者,對治療的反應不錯。
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由於社會大眾對拔毛癖的認識並不多,拔毛癖患者通常也會有技巧地隱藏病情,身邊的親友也不一定能夠覺察到,因此出現在精神科門診的患者,通常病情也較為嚴重。不過,在此特別鼓勵有拔毛癖困擾的朋友,只要鼓起勇氣,前往精神科就診,經過細心的診斷評估、加上耐心的完整性治療,通常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。只是拔毛癖容易復發,因此長期的追蹤,加上復發預防治療,就能維持良好的結果。
 

拔毛癖
(英語:Trichotillomania,又稱Trichotillosis,俗稱trich)是一種衝動控制疾患或自傷行為,患者會有反覆拔除頭髮、睫毛、鬍鬚、鼻毛、陰毛、眉毛或其他體毛的衝動,有時會造成明顯的光禿區塊。拔毛癖在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四版中分類為衝動控制疾患,但仍然有人對本疾病的分類存疑。拔毛癖有時看起來像是一種習慣、癮、抽動症(tic disorder)或強迫症。拔毛癖通常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的。沮喪或壓力都有可能引發拔毛癖。受到社會大眾的觀念影響,患者往往會隱匿自己的病情,因而很難確切估計拔毛癖的盛行率;美國有2500萬人可能患有拔毛癖,盛行率約1%。
「Trichotillomania」這個名字來自希臘語的tricho-(毛髮)、till(en)(拔)和mania(狂熱)。

特徵
拔毛癖患者的生活相當正常;然而,他們頭上的睫毛、頭髮或眉毛等區域可能會有光禿的區塊。在心理上,拔毛癖也有可能造成低自尊, 通常是因為患者的外貌和旁人負面的關注,造成同儕的躲避和患者本身對社交的恐懼。有的患者會戴帽子、戴假髮、畫眉毛或者為頭髮做造型,以避免負面的關注。 壓力似乎是拔毛癖的一項重要成因。有些患者在壓力低的環境裡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(也就是拔毛行為)。離開壓力低的環境之後,症狀又會復發。

很多精神科醫師將拔毛癖歸類為習慣行為,與咬甲癖(onychophagia)或強迫性皮膚搔抓症(dermatillomania)同類。這些疾病兼具精神疾病與和身體疾病的特徵:精神疾病方面,它們像是強迫症,因為看見或感覺到某個身體部位會引起焦慮;身體疾病方面,則像制式行為疾患(stereotypic movement disorder),因為患者會不停做出重覆的動作,而不會感到困擾,或者他們對這些動作並不完全自覺。有人懷疑目前將拔毛癖與縱火狂、問題賭博、竊盜癖同樣歸類於衝動控制疾患的分類方式並不恰當,需要修訂。有一項研究顯示拔毛癖患者的小腦體積較小。拔毛癖患者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有焦慮、沮喪、強迫症的問題。拔毛癖患者可能會咀嚼或吃掉自己拔下來的頭髮,稱為食毛癖(trichophagia)。在極端情況下,這種行為會導致毛石腸梗阻症候群(Rapunzel syndrome,名稱取自格林童話中的長髮姑娘,因停滯在消化道中的毛球會從胃部延伸至小腸甚至大腸而得名),甚而致死。因為表明病情的患者比例很低,有些患者會覺得自己是唯一有這種問題的人。

治療
研究顯示,以相反習慣訓練(Habit Reversal Training)輔助藥物治療的方法是成功的。在相反習慣訓練中,醫師會訓練患者學習認知自己拔除毛髮的衝動,也會教導他們轉移這種衝動。相反習慣訓練也包括行為記錄,醫師通常會指示患者製作拔毛事件的日誌,內容包括日期、時間、地點、拔下的毛髮數量,還有當時在想什麼、感覺如何。這樣可以幫助患者學會發現自己通常會拔除毛髮的情況,並發展出避免拔毛事件發生的對策。

藥物治療方面,一項小型的雙盲實驗研究顯示,可洛米普明(Clomipramine)——一種三環抗抑鬱劑(tricyclic antidepressant)——能顯著改善症狀。氟西汀(百憂解)和其他類似的SSRI型藥物治療拔毛癖的效果有限,而且經常會造成顯著的副作用。根據弗萊德·潘索(Fred Penzel)的說法,抗抑鬱劑甚至可能加重拔毛癖的病情。

摘錄自中國時報洪醫師”心情不好 拔毛發洩、維基百科

按讚加入粉絲團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