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 聯合晚報╱記者林進修2009.01.02
瘋狂熱鬧的跨年夜過後,大學學測及各級學校的期末考已近在眼前,搞得學生個個壓力指數直線飆高,各種紓壓方法紛紛出爐,其中最怪的莫過於拔頭髮。皮膚科醫師發現,近來不少就診年輕學生頭頂上出現一圈圈頭髮特別稀疏的區塊,仔細一瞧,頭髮不是被連根拔起,就是被硬生生從中扯斷。 「這都是拔毛癖惹的禍。」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許哲豪表示,拔毛癖是種不自覺的行為,通常發生在壓力飆高的情境下,患者在做其他事的同時,會不自覺地用手指頭去抓扯頭髮,一個不小心,就把頭髮扯斷。
根據統計,小學至國高中的學生是拔毛癖的好發族群,小學中高年級生尤其多,他們都有內向、害羞的個性,且自我要求甚高,不太能忍受失敗及一點點的瑕疵。因此,當功課稍有退步,他們就擔心爸爸媽媽責罵,壓力遽增,於是不自覺地抓扯頭髮。
許哲豪最近就碰到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小男生,功課很好且都名列前茅,但上一次段考成績稍有滑落,就緊張得不得了,放學一回到家,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K書,可是愈念卻愈緊張,不時用手拉扯頭髮。一個晚上下來,書桌旁、地板上已散落一堆斷髮。
許哲豪發現,掉髮或斷髮的部位,以額頂部居多,有時是單側,有時則同時出現在雙側,呈左右對稱形狀。拔毛癖的掉髮,通常呈不規則狀,隨著時間拉長,範圍也逐漸擴大,且病灶處可以看到許多殘存的短髮。
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皮膚科主任施一新表示,和俗稱「鬼剃頭」的圓形禿等壓力性掉髮不同的是,拔毛癖的病灶處掉髮、斷髮互見,且頭髮並非自然脫落,而是被硬生生扯掉。由於掉髮、斷髮參差其中,呈現出一種不完全禿髮的特色。
除了動不動就拔頭髮外,施一新發現少數小孩子連眉毛、睫毛也不放過,把自己的容貌搞得怪怪的。這些小孩子難道無法克制這種怪異的行為嗎?施一新和中國醫藥大學台北分院皮膚科主任張少平都認為很難;張少平說,拔毛癖是種心因性的不自主行為,和強迫症類似,他們明知不對,但就是忍不住去做。
因此,除了耐心規勸外,張少平建議家長不妨帶他們到兒童心智科就醫,找出壓力來源。必要的話,醫師開給抗憂鬱劑或施以行為療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