掉髮會不會變禿頭?

網路謠言、廣告詞讓大家對「掉髮」產生錯誤觀念,
可能延誤治療,也可能白擔心一場,究竟怎麼做才正確?

現代人不止注重保養皮膚、身材,頭髮也求光澤茂密,因而三不五時被掉髮的網路謠言,及訴求健髮生髮的廣告說詞嚇出冷汗,唯恐自己落得「頂上無毛,徒留光明」。關於「掉髮」有各種似是而非的說詞及疑惑,皮膚科醫師一一解答,讓你不再瞎擔心。

掉髮會不會變禿頭? @董哥的家 iwanthair's blog   

天天洗頭會增加掉髮,造成禿頭?

洗頭掉的頭髮是原本自己就會掉落的休止期毛髮,只要毛囊沒有受損壞死,大約三個月後進入生長期,頭髮就又長回來,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耀立表示。不過他提醒,洗頭的力道適中就好,避免大力抓扯頭髮,否則不但頭皮會受傷,而且一些原本不該掉落的生長期毛髮,也會因外力拉扯而提早掉落,使髮量看起來變少。

洗髮精裡的界面活性劑會造成落髮?

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指出洗髮精裡的界面活性劑會造成落髮,黃耀立說。況且洗髮精停留在頭皮、頭髮上的時間很短,影響不大。
國泰醫院汐止分院皮膚科主任邱琬婷也認為,頭部毛囊位在脂肪層,並不在頭皮表面,因此洗髮精所含不論界面活性劑或是營養成分,要直接影響毛囊,促進生髮或造成落髮,不太容易。
挑選洗髮精主要以頭皮性質為準,頭皮較油的人可選去油力強的清潔產品,維持頭皮清爽;而頭皮出油不明顯,或頭皮較敏感的人,可選成分溫和的洗髮精,只要洗完頭,頭皮不刺激乾澀,髮絲柔順好梳理即可。

頭皮太油容易掉頭髮?

坊間常見洗護髮產品、健髮中心以「頭皮油、堵塞毛囊會造成落髮禿頭」為由,行銷各種清潔保養頭皮的療程用品。「頭皮油不油和掉髮沒有絕對關係,」黃耀立說。例如雄性禿的人雖然多數頭皮油膩,但造成掉髮的原因是遺傳和荷爾蒙等作用,並非頭皮出油,也就是說,只要是雄性禿體質,就算頭皮沒有大量冒油,一樣掉頭髮。除非是嚴重脂漏性皮膚炎造成頭皮發癢、發炎,不當搔抓頭皮,或未經妥善治療,可能使落髮情況加重。或者,頭皮易出油的人沒有好好清潔,油脂、髒污使細菌孳生,造成毛囊發炎,只有經常性、嚴重毛囊發炎,使頭皮受傷留疤,才可能造成疤痕性禿髮,邱琬婷說。但只要清潔得當,油脂並不會阻塞毛囊而形成掉髮。

經常綁頭髮會造成禿頭?

綁頭髮並不會造成禿頭,但經常習慣性綁同一種髮型,例如前額梳光紮成馬尾、綁公主頭,或經年累月頭髮固定分一條線,就可能使長期受外力拉扯的部位落髮量增加。所以邱琬婷建議,儘量避免天天長時間綁頭髮,如果要綁的話,可變化髮型,不要一直綁同一區域的頭髮,也不宜綁太緊,並且常常換邊分線,就無須擔心頭髮愈綁愈少。

雄性禿是男性的專利,女性不會有?

女性也會遺傳雄性禿,多數在青春期或更年期之後出現頭頂頭髮變細、掉落、逐漸稀疏的症狀。尤其更年期之後,女性荷爾蒙減少,失去保護作用,頭髮掉落情況更為明顯,邱琬婷解釋說。禿頭的男性裡大約九成是雄性禿,而女性禿髮的原因比較複雜,雄性禿接近一半,並且落髮症狀並不如男性嚴重,容易被忽視。女性雄性禿的原因和男性相同,是毛囊細胞中的5α還原脢把睪固酮(男性荷爾蒙)轉化成二氫睪固酮,使毛囊慢慢萎縮變小,頭髮變細、脫落,甚至停止生長。
有人誤以為雄性禿的女性體內男性荷爾蒙太高,但事實上,她們血液中的男性荷爾蒙濃度正常,而是毛囊的接受器對男性荷爾蒙過於敏感,才造成禿髮,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耀立表示。

毛囊長出的頭髮剩下一根就可能禿頭?

電視廣告說,當毛囊長出的頭髮從三根變兩根,兩根變一根時,你即將加入禿髮一族。
「這觀念完全錯誤,不是每個毛囊長出來的頭髮都一樣多,」黃耀立大力澄清。根據統計,大約30%的毛囊長一根頭髮,55%長兩根,只有大約14%的毛囊會長出三根頭髮,並非廣告所言,長出三根頭髮才「正常」。就因為不到兩成的毛囊會長三根頭髮,所以健髮業者只需拿放大鏡,往上門求助者的頭皮隨便照一照,就能恐嚇你有禿頭危險。

年紀愈大,頭髮掉愈多?

用「齒危髮禿」形容老人家,意味人年紀大了,難逃頂上少毛,但不表示年紀愈大,頭髮就會掉得愈多。
雖然年紀增長,毛囊會老化,漸漸不再生髮,加上雄性禿發生機率增加,可以想見頭髮確實容易顯得稀疏。不過,年紀大並不會造成落髮多,「年輕時新陳代謝好,頭髮反而掉得多,老年人只是髮量變少,令人誤以為落髮增加,其實掉髮量並不會比年輕人多,」黃耀立說。

頭髮直直落,何時就醫檢查?

落髮變多、髮量減少經常是個人主觀感覺,如果沒有刻意觀察、計算落髮量,往往會將正常掉髮視為異常,白擔心一場。哪些落髮情況需要正視,及早就醫檢查?
◎ 一天掉超過100根頭髮:正常落髮範圍是一天50~100根,如果超過100根,屬於不正常掉髮,應該看醫生了。
◎ 洗髮時,掉超過50根頭髮:可在浴缸或洗手槽裡洗頭,並把排水孔塞住,洗完之後計算掉髮量,超過50根的話需留意。
◎ 觀察頭皮上是否出現不正常的掉髮區塊,或某一區頭髮明顯稀疏,甚至完全長不出來。

 

資料來源出處:=康健雜誌2007/12/09 記者:謝曉雲/陳德信

按讚加入粉絲團

延伸閱讀